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中的减压阀和TPT,高炉煤气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应该是高炉1080,指的是1080的高炉,1080指高炉有效容积,单位m3 名词解释: 高炉 高炉是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里面砌耐火砖内衬。
2、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部分。
3、 炉喉之上设置装料设备(见高炉供料和装料系统)。
4、炉缸上部沿周均匀设风口,热风通过热风围管、支管和弯头、直吹管由风口鼓入炉内(见高炉鼓风系统)。
5、风口平面之下有出渣口,渣口平面之下有出铁口(图1)。
6、 高炉图册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高炉本体和附属设备也不断扩大,高炉最大容积在20世纪初为几百立方米,60年代为 2000~3000米3,70年代达4000~5000米3。
7、 高炉大型化带来了技术指标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效果。
8、从工艺操作和功能方面来说,高炉容积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铁厂规模以及矿石和燃料的质量。
9、大型高炉要求焦炭强度高,矿石的强度、还原度、品位等也要高,粒度小于 5毫米的粉矿要低于5%。
10、 高炉内型 高炉内型轮廓要根据原料、燃料、高炉容积和操作等条件设计。
11、设计炉型时首先确定炉缸直径及单位炉缸面积每日燃烧焦炭的数量。
12、中国设计的经验式是,式内d为炉缸直径(米);i为冶炼强度〔吨/(米3·日)〕,取1.0~1.2;V为高炉容积(米3);J为燃烧强度〔吨焦炭/(米2·日)〕,取24~28.8。
13、然后按各部分尺寸比例和炉身角 (85°左右)计算。
14、设计的内型要与生产中的高炉内型对比,参考容积近似的其他高炉的尺寸进行修改。
15、 过去高炉只设一个铁口,大型高炉增至2~4个。
16、渣口一般是2个,多铁口和渣量不多的高炉可不设渣口。
17、风口数目可根据经验按炉缸圆周大小来确定。
18、一般两个风口的中心距沿炉缸内壁圆周上不应小于1000毫米。
19、 高炉炉体结构 按炉体外部结构、高炉基础、高炉内衬和冷却设备分述如下: 炉体外部结构 主要有自立式、炉缸支柱式、框架支柱式、框架自立式等四种(图2)。
20、它们的差别在于支承炉顶、上部炉壳和砖衬负荷的地方不同。
21、早期小高炉多是自立式,大型高炉大多采用框架自立式。
22、现代大型高炉鼓风压力高,炉体外壳钢板加厚,壳内喷涂耐火材料,防止热应力和晶间腐蚀引起开裂和变形。
23、风口平台有较宽敞的操作空间;取消渣口,改用矮式泥炮;风口平台连成一片,以便叉车和换风口机行走。
24、 高炉图册 高炉基础 高炉基础所承受的负荷按平均每立方米炉容约5~6吨考虑,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建在岩石、筒式桩或钢管桩(内灌水泥)上。
25、海滨建厂的大型高炉基础采用长几十米的钢管桩作底座。
26、 高炉内衬 高炉炉壳内部砌有一层厚345~1150毫米的耐火砖,以减少炉壳散热量,砖中设置冷却设备防止炉壳变形。
27、高炉各部分砖衬损坏机理不同,为了防止局部砖衬先损坏而缩短高炉寿命,必须根据损坏、冷却和高炉操作等因素,选用不同的耐火砖衬。
28、炉缸、炉底传统使用高级和超高级粘土砖。
29、这部分砖是逐渐熔损的,因收缩和砌砖质量不良,过去常引起重大烧穿事故,现在炉缸、炉底大多用碳素耐火材料,基本上解决了炉底烧穿问题。
30、炉底使用碳砖有三种型式:全部为碳砖;炉底四周和上部为碳砖,下部为粘土砖或高铝砖;炉底四周和下部为碳砖,上部为粘土砖或高铝砖。
31、后两种又称为综合炉底。
32、设计炉底厚度有减薄趋势(由0.5d右减至0.3d左右或炉壳内径的1/4厚度,d为炉缸直径)。
33、碳砖的缺点是易受空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碱金属侵蚀。
34、炉腰特别是炉身下部砖衬,由于磨损、热应力、化学侵蚀等,容易损坏。
35、采用冷却壁的高炉,投产两年左右,炉身下部砖衬往往全被侵蚀。
36、炉身上部和炉喉砖衬要求具有抗磨性和热稳定性的材料,以粘土砖为宜。
37、炉腹砖衬被侵蚀后靠“渣皮”维持生产。
38、 近几年应用喷补技术修补砖衬已相当普遍。
39、喷补高铝质耐火材料(含Al2O340~60%),寿命为砌衬的3/4。
40、 冷却设备 早期的小高炉炉壁无冷却设备,19世纪60年代高炉砖衬开始用水冷却。
41、冷却设备主要有冷却水箱和冷却壁两种。
42、因高炉各部分热负荷而异。
43、炉底四周和炉缸使用碳砖时采用光面冷却壁。
44、炉底之下可用空气、水或油冷却。
45、炉腹使用碳砖时可从外部向炉壳喷水冷却,使用其他砖衬时,用冷却水箱或镶砖冷却壁。
46、炉腰和炉身下部多采用传统的铜冷却水箱,左右间距250~300毫米,上下间距1~1.5米。
47、炉身上部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冷却设备,一般用铸铁或钢板焊接的冷却水箱。
48、近几年来炉腰和炉身有的用镶砖冷却壁汽化冷却。
49、但炉身下部由于热负荷较高,多改用强制循环纯水冷却;炉喉一般不冷却。
50、冷却介质过去使用工业水,现在改用软水和纯水。
51、直流或露天循环供水系统也已被强制循环供水系统所代替,后者优点是热交换好、无沉淀、消耗水量少等。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