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通感的作用的答题技巧,通感的作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种器官感知外界事物,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相互交错。
2、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却能够互相转化,彼此沟通,不分界限,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上。
3、汉语修辞学中就把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通感”或“移觉”。
4、如:“风来花底鸟语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风随柳转声皆绿”,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颜色;“鸟抛软语丸丸落”,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5、 一通感是建立在感觉转移或奇特想象基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抒发和传递思想感情。
6、通感能让读者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感受审美对象,从文中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7、如: ①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8、(郭风《叶笛》)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扬,多麽撩人情思! ②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
9、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10、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
11、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12、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
13、(吴伯萧《歌声》)歌声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要辨识它不能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只能凭借听觉。
14、作者把歌声比喻成有形的东西,不但能“摄下”“影片”,而且还能“绘制色彩”“绘制形象”“绘制感情”,还能“一幕幕放映起来”。
15、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声”刻画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绘形绘声绘色。
16、 ③“呢呢儿女语,恩怨相汝尔。
17、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18、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19、 喧啾白鸟群,忽见孤凤凰。
20、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21、”(韩愈《听颖师弹琴》)琴声初起,低微柔和,如少男少女切切私语,倾诉柔肠;陡然高亢洪亮,如勇士扬鞭跃马奔赴疆场,所向披靡;后又飘渺微茫,似浮云柳絮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随风流散飘扬;接着琴声错杂,如百鸟和鸣,忽然看到一只孤立不鸣、卓然不群的凤凰;最后奏出最强音,如梦登奇崛险峰,寸步难上;收音则陡然下跌,戛然而止,如登高失足,一落千丈。
22、诗人在大胆、新奇的想象与联想中,把听觉形象变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视觉、触觉形象。
23、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那琴声细微轻柔与高昂雄壮,感受到飘逸悠扬、错落有致与独立孤高,感受到强音直上与低音突降的节奏美与和谐美。
24、 二通感一般要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激发人们的合理想象。
25、如: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6、(李煜《虞美人》)“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体的事物,两者似无关联,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们仿佛都能看得见。
27、 ②“便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晏殊《玉楼春》)人到春天的思绪乱得象飞云一样飘忽不定,世态人情轻得象飞絮一般不可琢磨,在这里诗人把主观情感视觉、触觉化了,仿佛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28、 ③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29、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30、(鲁彦《听潮》)作者在描写潮落时的大海景象时,着重描写了“那声音”。
31、在描写“那声音”时,又以比喻从各种感官来描写:“温柔”是写触觉,“芳醇”是写嗅觉和味觉,“微风拂过琴弦”是写听觉,“落花飘零在水上”是写视觉。
32、本来是诉诸听觉的“那声音”,作者却从触觉“温柔”,嗅觉“芳”,味觉“醇”,听觉“微风拂过琴弦”,视觉“落花飘零在水上”五种感官相互交错起来集中描写,因而使其审美形象显得异常优美和鲜明。
33、 ④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34、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钱钟书《围城》)不笑的“笑意”是写视觉,“余音”是写听觉,“甜”是写味觉。
35、这是由视觉通过听觉,又通过味觉来描写唐小姐的笑意,联系许多女人都笑得很甜,更确切地做到了表情达意。
36、三自然巧妙的运用通感修辞手法,能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37、如: ①“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8、”(朱自清《荷塘月色》)流动着的光与影,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
39、照理说,光与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把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光和影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
40、另外,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衬托,也是意象的升华,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艺术氛围。
41、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2、(朱自清《荷塘月色》)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
43、“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44、花香本来诉诸于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
45、“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交错融合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
46、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47、 ③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48、(宋祁《玉楼春》)对“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李渔评价说:“此语殊难着解。
49、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
50、”(李渔《窥词管见》)王国维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51、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52、”(王国维《人间词话》)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53、”由此可见,这一“闹”字,确实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一般来说春意只能从视觉和感觉(时令气候)去描绘它。
54、而本句是变视觉为听觉,用听觉去加以表现,化静为动,这似乎让读者体验到了莺歌燕舞的大好春光了。
55、“闹”,写出了作者的感情,也让读者感到了春意的勃动——繁花斗艳,春意盎然。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