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的词语意思】“安分守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遵守规矩、不越界、不惹事的行为方式。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在社会或群体中保持本分、不做出过分举动的态度。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安分守己 |
拼音 | ān fèn shǒu jǐ |
注音 | 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ㄧˇ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含义 | 指人守规矩,不越轨,不惹事,安于本分,不做出过分行为。 |
出处 | 出自《元史·刑法志》:“凡人安分守己,不为非礼。” |
近义词 | 安分守法、循规蹈矩、谨言慎行 |
反义词 | 为非作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 |
二、用法与语境
“安分守己”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操守,常见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它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如“他一直安分守己”,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他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该成语通常带有褒义色彩,表示对一个人行为端正、不越界的肯定。
三、实际应用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从小安分守己,从不惹是生非。 | 表示这个人性格稳重,不惹麻烦。 |
在公司里,大家都希望员工能安分守己,不要搞小动作。 | 强调员工应遵守规则,不越权。 |
虽然生活拮据,但他依然安分守己,不做违法之事。 | 表现出一个人坚守底线、不走捷径的品质。 |
四、总结
“安分守己”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成语,强调个体在社会中应遵循规则、不越界、不惹事。它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分守己”的态度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