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结悬鹑是什么意思】“百结悬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上有上百个结的鹌鹑”,用来形容一个人衣衫褴褛、生活贫困。这个成语常用于描写人处境艰难、穷困潦倒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百结悬鹑 |
拼音 | bǎi jié xuán chún |
出处 | 出自《战国策·齐策》:“贫者,百结悬鹑。” |
本义 | 衣服破旧,满是补丁,像鹌鹑一样瘦弱 |
引申义 | 形容生活极度贫困、衣不蔽体 |
使用场景 | 描写贫穷、落魄或生活窘迫的情景 |
常见搭配 | “百结悬鹑之态”、“百结悬鹑之苦” |
二、详细解释
“百结悬鹑”中的“百结”指的是衣服上有很多补丁,“悬鹑”则是指鹌鹑,这种鸟体型小,羽毛稀疏,常被用来比喻人瘦弱、衣衫褴褛的样子。因此,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衣衫破旧、满身补丁的人,如同一只无毛的鹌鹑,显得格外凄凉。
在古代文学中,这一成语常用于表达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同情,也用来形容文人墨客在困顿中的境遇。例如,在《战国策》中,就用“百结悬鹑”来形容一个穷困潦倒的士人。
三、使用示例
1. 古文引用
“贫者,百结悬鹑。”——《战国策·齐策》
2. 现代应用
- 他虽出身名门,却因家道中落,如今已是百结悬鹑,靠亲友接济度日。
- 走进那间破旧的茅屋,只见老人百结悬鹑,面容憔悴,令人动容。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百结悬鹑”的关系 |
衣不蔽体 | 衣服破烂,不能遮盖身体 | 近义词,强调贫穷至极 |
穷困潦倒 | 生活极其困难 | 同为描述贫困状态 |
风餐露宿 | 在风中吃饭,在露天睡觉 | 更多强调艰苦的生活环境 |
箪食壶浆 | 用简单的食物和水来慰问 | 多用于形容救济或恩情 |
五、结语
“百结悬鹑”作为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贫困生活的深刻描写,也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不再常用,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去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