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不为苟得也的含义】一、说明
“故不为苟得也”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比如道义,所以我不为了求生而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
“苟得”意为“随便得到”,即为了生存而轻易获取不该得到的东西。“故不为苟得也”强调的是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应坚守原则与道义,而不是为了保命而放弃道德底线。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义轻生”的价值观,强调人应当有坚定的信念和操守,不因外在压力而丧失内在的道德标准。
二、表格展示内容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原文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词义解释 | - 故:因此 - 不为:不这样做 - 苟得:随便获得,指不正当的所得 |
核心含义 | 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应坚持道义,不为求生而做违背原则的事。 |
思想内涵 | 体现儒家“重义轻生”的价值观,强调人的道德操守高于生命本身。 |
现代启示 | 面对诱惑或困境时,应坚守原则,不因利益或安逸而放弃良知。 |
文化影响 | 成为后世强调气节、忠诚、正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
三、结语
“故不为苟得也”不仅是古代士人追求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是现代人在面对选择时值得深思的道德准则。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道义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