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出处】“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
>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 王曰:‘吾何以得闻之?’
> 曰:‘昔者,齐宣王问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之学,其可乎?”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 又曰:“王曰:‘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不过更常见的是在“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这一段中,齐宣王提到:
>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这句话的背景是齐宣王想要用一头牛去祭祀,但后来因为看到牛害怕的样子,心生怜悯,于是决定不用牛来祭,改用其他东西代替。孟子借此机会劝导齐宣王施行仁政。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齐宣王在与孟子对话时所说的一句话。当时齐宣王打算用一头牛去祭祀,但因看到牛恐惧的样子,心生不忍,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他因此感叹:“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意思是说,即使国家很小,也不至于舍不得一头牛。这句话体现了齐宣王从自身出发,表现出一种仁慈之心,也为孟子进一步阐述“仁政”的思想提供了契机。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原文 |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
背景 | 齐宣王原本打算用一头牛祭祀,后因怜悯牛而放弃 |
意义 | 表现齐宣王的仁慈之心,引出孟子关于“仁政”的论述 |
孟子观点 | 强调施行仁政应从百姓生活做起,而非只关注表面礼仪 |
启示 | 仁政应源于内心的善念,而非形式上的礼节 |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孟子并非单纯地批评齐宣王,而是借机引导他思考治国之道。这也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以民为本,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