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汉宫传蜡烛的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全诗为: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诗描绘的是寒食节当天,天色渐晚时,皇宫中传递蜡烛的情景,反映出当时宫廷与权贵之间的特权现象,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不公的讽刺。
一、诗句解析
词语 | 含义 | 表达的情感或意义 |
日暮 | 天色将晚 | 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夜晚来临 |
汉宫 | 唐代皇宫的象征 | 指代皇室,具有权威和尊贵的意味 |
传蜡烛 | 传递蜡烛 | 古代在夜间照明的一种方式,也象征权力的传递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烟雾飘向权贵之家 | 表明特权阶层享受特殊待遇,与百姓形成对比 |
二、文化背景
“寒食”是古代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日,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在这一天,皇帝会赏赐蜡烛给臣子,以示恩宠。而“五侯”则指权贵大臣,他们不仅得到赏赐,还能享受到不同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待遇。
三、诗歌主题
1. 权力与特权:通过“传蜡烛”这一细节,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皇权与贵族之间的等级差异。
2. 讽刺与批判:诗人并未直接批评,而是通过描写画面,让读者自行体会其中的不平等。
3.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虽然写的是唐代的景象,但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四、总结
“日暮汉宫传蜡烛”不仅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看到,在古代,即便是节日,也难以掩盖阶级的差异。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韩翃《寒食》 |
诗句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主题 | 权力与特权、社会不公 |
表现手法 | 以小见大,含蓄讽刺 |
文化背景 | 寒食节、皇权制度 |
思想价值 | 揭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