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上声各韵特点】在古典诗词创作中,“平水韵”是宋代以来沿用的韵书体系,对诗词的押韵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上声”作为“平水韵”中的一个声调类别,共有二十九个韵部,每个韵部都有其独特的音韵特征和用字习惯。本文将对“平水韵”上声各韵的特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特征。
一、平水韵上声各韵特点总结
1. 上声一董(dǒng)
- 韵母为“ong”,发音较重,多用于表达沉稳、庄重的情感。
- 常见字如:董、动、栋、冻等。
2. 上声二肿(zhǒng)
- 韵母为“ong”,与“一董”相近,但更偏向于形容词或名词。
- 常见字如:肿、踵、种、踵等。
3. 上声三讲(jiǎng)
- 韵母为“ang”,发音清晰,适合表达情感丰富的内容。
- 常见字如:讲、奖、党、掌等。
4. 上声四纸(zhǐ)
- 韵母为“i”,发音轻短,常用于描写细腻情感。
- 常见字如:纸、止、指、里等。
5. 上声五尾(wěi)
- 韵母为“ei”,发音柔和,常用于描写自然景象。
- 常见字如:尾、伟、委、毁等。
6. 上声六语(yǔ)
- 韵母为“u”,发音清亮,适合表达高远意境。
- 常见字如:语、雨、羽、举等。
7. 上声七麌(yǔ)
- 韵母为“u”,与“六语”相近,但字义更偏文言。
- 常见字如:峿、龉、俣等。
8. 上声八荠(jì)
- 韵母为“i”,发音短促,多用于描述景物或动作。
- 常见字如:荠、砌、砌、霁等。
9. 上声九蟹(xiè)
- 韵母为“ie”,发音较宽,适合表现豪迈情绪。
- 常见字如:蟹、懈、懈、械等。
10. 上声十贿(huì)
- 韵母为“ui”,发音柔和,常用作动词或形容词。
- 常见字如:悔、会、诲、诲等。
11. 上声十一轸(zhěn)
- 韵母为“en”,发音清晰,适合描写人物或场景。
- 常见字如:轸、诊、缜、枕等。
12. 上声十二吻(wěn)
- 韵母为“en”,与“十一轸”相近,但更偏向口语化。
- 常见字如:吻、稳、刎、刎等。
13. 上声十三阮(yuǎn)
- 韵母为“uan”,发音悠长,适合抒情。
- 常见字如:阮、晚、惋、婉等。
14. 上声十四旱(hàn)
- 韵母为“an”,发音坚实,多用于写实或叙事。
- 常见字如:旱、憾、翰、翰等。
15. 上声十五潸(shān)
- 韵母为“an”,与“十四旱”相近,但更偏柔美。
- 常见字如:潸、山、删、讪等。
16. 上声十六铣(xiǎn)
- 韵母为“ian”,发音清晰,适合描绘细节。
- 常见字如:铣、显、险、宪等。
17. 上声十七啸(xiào)
- 韵母为“iao”,发音高昂,适合表现激昂情绪。
- 常见字如:啸、笑、照、曜等。
18. 上声十八效(xiào)
- 韵母为“iao”,与“十七啸”相近,但字义更偏书面。
- 常见字如:效、教、孝、校等。
19. 上声十九哿(gě)
- 韵母为“e”,发音短促,适合描写动态或变化。
- 常见字如:哿、裹、果、过等。
20. 上声二十一个(gè)
- 韵母为“e”,与“十九哿”相近,但更口语化。
- 常见字如:个、过、戈、果等。
21. 上声二十一马(mǎ)
- 韵母为“a”,发音饱满,适合表现力量感。
- 常见字如:马、下、驾、驾等。
22. 上声二十二养(yǎng)
- 韵母为“ang”,发音悠长,适合抒情。
- 常见字如:养、仰、想、响等。
23. 上声二十三梗(gěng)
- 韵母为“eng”,发音清晰,适合描写景物或动作。
- 常见字如:梗、耿、更、颈等。
24. 上声二十四迥(jiǒng)
- 韵母为“iong”,发音悠扬,适合表现空灵意境。
- 常见字如:迥、炯、窘、窘等。
25. 上声二十五有(yǒu)
- 韵母为“ou”,发音柔和,适合抒情。
- 常见字如:有、酒、久、首等。
26. 上声二十六寝(qǐn)
- 韵母为“en”,发音低沉,适合描写静谧或悲伤。
- 常见字如:寝、饮、忍、引等。
27. 上声二十七感(gǎn)
- 韵母为“an”,发音坚实,适合叙事或写实。
- 常见字如:感、敢、管、淦等。
28. 上声二十八俭(jiǎn)
- 韵母为“an”,与“二十七感”相近,但更偏书面。
- 常见字如:俭、检、减、睑等。
29. 上声二十九艳(yàn)
- 韵母为“an”,发音明亮,适合描写美好事物。
- 常见字如:艳、变、健、建等。
二、平水韵上声各韵特点对照表
韵部 | 韵母 | 特点说明 | 常见字举例 |
一董 | ong | 发音重,多用于庄重内容 | 董、动、栋、冻 |
二肿 | ong | 多用于形容词或名词 | 肿、踵、种、踵 |
三讲 | ang | 清晰,适合情感丰富内容 | 讲、奖、党、掌 |
四纸 | i | 轻短,适合细腻情感 | 纸、止、指、里 |
五尾 | ei | 柔和,描写自然景象 | 尾、伟、委、毁 |
六语 | u | 清亮,适合高远意境 | 语、雨、羽、举 |
七麌 | u | 文言色彩浓 | 峿、龉、俣 |
八荠 | i | 短促,适合景物描写 | 荠、砌、砌、霁 |
九蟹 | ie | 宽广,适合豪迈情绪 | 蟹、懈、懈、械 |
十贿 | ui | 柔和,多用于动词 | 悔、会、诲、诲 |
十一轸 | en | 清晰,适合人物描写 | 轸、诊、缜、枕 |
十二吻 | en | 口语化,偏向日常 | 吻、稳、刎、刎 |
十三阮 | uan | 悠长,适合抒情 | 阮、晚、惋、婉 |
十四旱 | an | 坚实,适合写实 | 旱、憾、翰、翰 |
十五潸 | an | 柔美,适合细腻描写 | 潸、山、删、讪 |
十六铣 | ian | 清晰,适合细节描写 | 铣、显、险、宪 |
十七啸 | iao | 高昂,适合激昂情绪 | 啸、笑、照、曜 |
十八效 | iao | 书面化,适合正式文体 | 效、教、孝、校 |
十九哿 | e | 短促,适合动态描写 | 哿、裹、果、过 |
二十一个 | e | 口语化,接近日常 | 个、过、戈、果 |
二十一马 | a | 饱满,适合力量感 | 马、下、驾、驾 |
二十二养 | ang | 悠长,适合抒情 | 养、仰、想、响 |
二十三梗 | eng | 清晰,适合景物描写 | 梗、耿、更、颈 |
二十四迥 | iong | 悠扬,适合空灵意境 | 迥、炯、窘、窘 |
二十五有 | ou | 柔和,适合抒情 | 有、酒、久、首 |
二十六寝 | en | 低沉,适合静谧或悲伤 | 寝、饮、忍、引 |
二十七感 | an | 坚实,适合叙事 | 感、敢、管、淦 |
二十八俭 | an | 书面化,适合正式 | 俭、检、减、睑 |
二十九艳 | an | 明亮,适合美好事物 | 艳、变、健、建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水韵上声各韵部不仅在音韵上有明显差异,在使用场合和情感表达上也各有侧重。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体诗的押韵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