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的诗句是什么】“春寒料峭”是形容初春时节天气寒冷、微凉的词语,常用于诗词中表达春天来临但气温尚未回升的景象。许多古代诗人曾用这一意境来描绘早春的寒冷与生机并存的氛围。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写“春寒料峭”的诗句,并附上简要解析。
一、
“春寒料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然原句并非直接描述“春寒料峭”,但后人常以此来形容春天初至时的寒意。在古诗中,“春寒料峭”多用来表现初春时节的冷风、微雨和未褪的冬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凄凉的意境。
这类诗句往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风、雨、花、柳等,表现出春天虽已到来,但寒气仍未散去的特点。这些诗句不仅富有画面感,也寄托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情感寄托。
二、相关诗句及解析(表格)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解析 |
春寒料峭,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 描写早春时节的寒冷与鸟儿抢夺温暖的场景,展现初春的生机与寒意。 |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钗头凤》 | 陆游 | 虽非直接写“春寒”,但词中透露出初春时节的冷意与离愁。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 《无题》 | 晏殊 | 以春夜的柔和景色反衬出初春的微寒,营造出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长恨歌》 | 白居易 | 描写春日沐浴时的温暖,与“春寒”形成对比,突出气候的不稳。 |
柳絮飞时春寒重,梅花开后客心惊 | 《春日偶成》 | 程颢 | 表达初春时节寒气犹存,但花已开放,暗示季节更替。 |
三、结语
“春寒料峭”不仅是对天气的描写,更是古人对自然变化敏锐观察的体现。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脆弱,也反映了人们在季节交替时的情感波动。无论是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还是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都让我们感受到初春时节那种淡淡的寒意与无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