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鹦鹉洲原文】一、
“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原诗为: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中“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意境,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
“芳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鹦鹉洲”则是一个地名,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过往文人的追思与敬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崔颢《黄鹤楼》 |
原文句子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出处诗篇 | 《黄鹤楼》 |
作者 | 崔颢(唐代) |
诗句解释 | “芳草萋萋”形容草木繁茂,“鹦鹉洲”为地名,因祢衡作《鹦鹉赋》得名 |
诗意内涵 | 表达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
文化背景 | 古代文人登高怀古的传统,体现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
情感基调 | 悠远、苍凉、惆怅 |
诗歌结构 | 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由景入情,引出思乡之愁 |
三、结语
“芳草萋萋鹦鹉洲”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