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全诗】《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字子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清新脱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热爱。
一、诗歌原文
> 惠崇春江晚景
> 两两归鸿去不回,
> 江南江北雪初飞。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傍晚的江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一句,尤为经典,形象地表现了早春时节花木初开的景象,给人以温暖而清新的感觉。同时,“春江水暖鸭先知”则用拟人手法,将动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表现得生动有趣。
三、诗歌解析表
诗句 | 释义 | 艺术特色 |
两两归鸿去不回 | 飞鸟成双离去,不再归来 | 表达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意 |
江南江北雪初飞 | 南北两岸开始飘起雪花 | 展现早春寒冷与生机并存的景象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竹林之外,有几枝桃花悄然开放 | 生动描绘早春花木初绽的景象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感知 | 运用拟人手法,突出自然与生命的联系 |
四、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作品广为流传。《惠崇春江晚景》是他写景抒情的代表作之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世喜爱。
五、诗歌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春天的期待与赞美。诗中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听觉与触觉的体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春意盎然的江畔。
结语: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审美意义上,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