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解析】“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原句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仅凭书本知识或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
在哲学层面,“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实践第一的思想,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且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这一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高度契合,也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知行合一”的理念相呼应。
一、哲理总结
| 内容要点 | 解析 |
|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认识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的知识。 |
|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纸上得来的知识是浅显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入理解。 |
| 3. 知行合一 | 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层面。 |
|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真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深化。 |
| 5. 反对空谈理论 | 批判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倡导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 |
二、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绝知此事要躬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无论是科学研究、教育学习,还是个人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推动。它提醒我们:
- 不应盲目迷信书本或权威;
- 应注重动手能力与经验积累;
- 在面对问题时,应勇于尝试、不断探索;
- 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真正的智慧。
三、结语
“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是一句古诗,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真理的意义在于实践。唯有将所学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与社会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