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咏怀阮籍其三,咏怀 阮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长于抒情阮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非一时一地之作,是其一生政治感慨的记录。
2、后人对之多有关注和评价。
3、作为玄学家的阮籍,其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在人命危贱的时代,迫于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其人生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4、因此,只有寄情老庄,将一位正直知识分子的满腔愤懑发而为咏怀诗,形成其为独特的抒情风格,其抒情意味极浓,各篇都有感而发。
5、举以下以明之:《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6、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7、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8、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9、释义:夜里睡不着觉,起床坐着弹琴。
10、月光照在薄帷上,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11、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12、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13、这首诗是他全部咏怀诗的序曲,为其咏怀诗奠定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14、统观全诗,诗的主人公从夜中不寐而披衣弹琴,看到月映薄帷,感到风动衣襟,再听到或想象到孤鸿翔鸟,诗人以情观景,以景衬情,诗人通过大胆的想象,层层变幻,把那难言的忧思和愤懑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其抒情的一大特色。
15、上例可见出阮诗长于抒情的特点,其情或激越,或缓和,或深广,都与作家所处的险恶的时代环境以及中国美学重视抒情的民族特色不无关系,加之作家心灵负荷的沉重、对老庄哲学的仰慕、嗜酒佯狂的放达性格,其《咏怀》组诗中的抒情味可见一斑。
16、二、工于比兴和象征关于比兴和象征,可以看出阮诗工于比兴和象征,除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外,更多的是诗人别有所托。
17、这也与其所处时代有关,他不满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
18、作诗亦不便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这恐怕也是情理中事。
19、阮诗工于比兴象征,还源于其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大胆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一位有识之士在文学创作上的大胆尝试。
20、中国诗歌贵在含蓄。
21、反观阮诗的比兴,我们显然不能把它仅仅视为一个艺术技巧,诗中那生动的形象,高度概括的描写,显与其深厚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密不可分。
22、诗人运用“比兴”传情达意,除了上文所述“不便直言”的政治原因外,更主要的是诗人为了把诗写得含蓄蕴致,这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最佳表达,与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有关,从美学的角度言之,可见诗人的艺术境界一旦付诸于诗,显然是悦人耳目、美不胜收的,这即是阮诗“可以陶性灵”(钟嵘《诗品"上》)的缘由之一。
23、阮诗充满苦闷、孤独之情绪,诗人把来自现实社会的压抑发而为诗,心中那难以排遣的苦闷不得不寄托于诗,面对污浊的社会、短暂的人生,诗人“立象以尽意”,让其象征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不愧为诗中的神来之笔,故其情慷慨激昂,如雷贯耳,达到了震摄人心的艺术效果。
24、三、精于用典众所周知,典故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
25、在司马氏的高压政策下,阮籍怀才不遇,作为文化人的他,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其用典之多已成必然。
26、扩展资料:魏晋之际,天下多故,政治严酷,名士多有生命之忧。
27、自古以来困扰着人们的生命倏忽如逝水的忧虑更迫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28、面对人生短暂之忧,吃药求仙者有之,以扩展生命时间之长度;疯狂享乐者有之,以增加有限生命的密度。
29、这几乎已成了当时士大夫企图摆脱生命之忧的两种基本生活态度。
30、但是,在诗人阮籍看来,这两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并不能从本质上超越人生的短暂。
31、所以,《咏怀诗》中虽有大量忧生之嗟的作品,也有表现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积极态度,提出不同于以上两种生活态度的积极主张的作品,这就是《咏怀诗》第三十八首《咏怀·炎光延万里》、第三十九首《咏怀·壮士何慷慨》两首诗。
32、它们抒发了诗人欲建功立名、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以为只有功名和事业才能摆脱人生的荣枯,只有忠义和气节才能流令名于千古,从根本上超越生命之短暂。
3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怀八十二首。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