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抚我顶全诗】“仙人抚我顶”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句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色,香炉瀑布气磅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人抚我顶,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庐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仙人抚我顶”一句,象征着诗人渴望获得神仙点化、灵魂升华的强烈愿望。
“仙人抚我顶”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意象之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精神自由的追求。该句出现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整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庐山的壮丽景象,并通过梦境表达其对仙境的向往。诗中“仙人抚我顶”不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
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原文句子 | “仙人抚我顶” |
诗句背景 | 描写诗人梦游庐山,与仙人相遇的情景 |
意象含义 | 象征精神升华、灵魂受点化 |
诗歌主题 | 对自然的赞美、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
作者风格 | 浪漫主义、豪放不羁、富有想象力 |
语言特色 | 雄奇瑰丽,充满奇幻色彩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唐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想象 |
总结:
“仙人抚我顶”不仅是李白诗歌中的一个亮点,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精神超越的典型象征。它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切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