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允简介】王允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谋士,也是《三国演义》中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智谋著称,在董卓专权时期策划了诛杀董卓的计策,最终成功除掉了这个祸乱朝纲的奸臣。然而,他的结局却并不圆满,最终被李傕、郭汜所杀。王允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悲剧色彩。
一、人物总结
王允(?—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是东汉末年的名臣,曾官至司徒,位列三公。在董卓掌权期间,他联合吕布,设计刺杀董卓,为汉室除去一大祸害。然而,他在处理后续事务时显得过于刚愎自用,未能妥善安抚各方势力,导致自身被反扑而死。
王允的性格刚烈、果断,但缺乏政治远见。他虽有忠君之心,但在权力斗争中显得过于理想化,最终未能善终。
二、人物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王允 |
字 | 子师 |
籍贯 |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
生卒年 | 约?—192年 |
官职 | 司徒(三公之一) |
身份 | 东汉末年名臣、谋士 |
主要事迹 | 联合吕布刺杀董卓 |
结局 | 被李傕、郭汜所杀 |
性格特点 | 刚烈、果断、有忠君之心 |
政治评价 | 智谋出众,但缺乏远见 |
三、历史评价
在正史《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王允的形象较为正面,被认为是忠于汉室、敢于反抗董卓的忠臣。而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则进一步塑造了他的形象,使其成为“智勇双全”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小说也强调了他在处理政局时的不足,使得其结局更具悲剧色彩。
总体而言,王允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治人物,他的行动虽然短暂地改变了局势,但并未带来长久的稳定。他的故事也反映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权臣当道的混乱局面。